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三道红线”——开发商的降负债大旗

0
分享至

(原标题:“三道红线”——开发商的降负债大旗 | 2021新年特刊)

2020年,房企融资环境经历了先松后紧的变化,年初疫情的影响下,融资环境因疫情影响相对宽松,4月起,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房地产行业也较快复苏,并逐渐呈现出土地市场过热迹象,融资环境开始收紧。

8月底,监管层对房企提出三道红线的要求之后,降低债务规模成为房企不得不面对的一大课题,企业开始改变自己的运营逻辑,通过狠抓回款、处理存量资产、加强合作、股权转让等一系列降负债的操作,来适应新的变化。

融资规模基本持平

根据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16日,2020年95家典型房企融资总额为14800亿元,较2019年全年下降2.71%,预估全年融资总量同比基本持平。分季度来看,虽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但一、二季度的融资总额均超过4000亿元,好于下半年的融资表现。

根据贝壳研究院分析,整体来看,2020年境内融资通道基本通畅,随着三四季度金融监管的不断升级与债务违约事件的影响,中期境内金融环境呈趋紧预期,境外债市随着疫情的反复将保持较高不确定预期。在防风险的背景下,预计房企债券融资难度将不断升级,中小型房企或将率先感受到债市的紧张压力。

从融资结构来看,2020年房企境内债权融资8455.96亿元,同比上升11.5%,在2016年后再次达到8000亿元以上,且融资量占比达到57%,同比上升了7个百分点,在连续三年下降后反弹回升。2020年境外债权融资总量为4401.40亿元,同比下降23.4%,且境外债权融资占比仅为30%,同比下降了8个百分点。

2020年房企的整体融资成本下降,新增债券类融资成本为6.13%,同比下降了0.95个百分点,其中,境内债券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4.41%,同比下降0.91个百分点;境外债券成本为7.89%,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

未来的融资环境有可能放松吗?和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企融资环境近几年一直是呈现收紧的状态,虽然整体大的货币环境相对宽松,但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管控从来没有放松过,2021年大概率还是如此。

融资环境由松到紧

2020年以来,房地产融资环境经历了由松到紧的变化。1月-4月中旬,融资环境因疫情影响相对宽松,央行2月和4月初进行了两次降准,国内货币环境呈现出宽松迹象,房企的融资以及回款也有所受益。为了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多地推出了一些扶持政策,一季度出现了年内房企融资规模的小高潮。

2020年4月起,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国内经济开始逐渐回到正常轨道。房地产行业也较快复苏,并逐渐呈现出土地市场过热迹象,随后监管层对房企融资开始逐渐收紧。

2020年8月底,监管层对于房企提出了三道红线的要求,引导企业降杠杆,从2021年1月1日起,该标准将在全行业实施。

“预计三道红线实施之后,对中型房企的影响会比较大。”郭毅分析,大型房企的融资途径更丰富,凭借其规模效应融资的成功率会很高,小型房企一直处在融资紧张的状态下,有没有三道红线对它们来说意义不大,正在规模化扩张的中型房企前几年拿地比较猛,杠杆用得比较多,未来如果一旦融资环境收紧,对他们的打击会更大。

“未来的融资环境,从过去到未来其实是持续紧张的。”郭毅分析,如果房企此前拿地相对激进的话,可能手里会囤积着一些高价地,在资金回笼方面会遇到一些风险,对于中型房企的压力会更大。

房企变革开启

由于前期高杠杆式的扩张,房企规模增长的同时,企业的负债、杠杆率都处于相对高位,为了适应三道红线之后的市场新局面,企业已经开始认知环境的变化,重新审视自身的条件,从多方面入手,改变自己的运营逻辑,来适应新的变化。

一位房地产从业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为了适应三道红线的要求,企业内部将抓回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设置了回款的激励政策。手上闲置的商业物业也在考虑出售,进行资产盘活。为了降低项目风险和资金占用,房企间的合作也在增多,大家都在为降负债做了很多改变。

亿翰智库的报告也显示,“三道红线”政策发出后,企业在有意识进行债财务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从集团/企业层面来看,引入战略投资者是企业较常用的方式之一,降杠杆的作用也立竿见影,保险资金及有金融背景的企业成为企业引入战略投资人的主要方向之一。

贝壳研究院分析,三道红线的融资新规影响是长期和深远的,将推动行业逻辑变革加速进行。过去几年尽管头部房企已经采取主动降速、降负债措施,但行业内“加杠杆、扩规模”的发展路径仍不鲜见,2020年在新的变革中,房企在销售、土储、盈利、偿债等诸多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改变。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宋喆出狱曝大瓜,马蓉瑟瑟发抖,网友:疯了吧

宋喆出狱曝大瓜,马蓉瑟瑟发抖,网友:疯了吧

暴躁的小瓶子
2023-09-29 20:09:18
乌克兰母亲将阵亡儿子的抚恤金修建一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乡村道路

乌克兰母亲将阵亡儿子的抚恤金修建一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乡村道路

老马拉车莫少装
2023-09-29 05:52:41
事实证明,戏子误国!人民日报痛批的人,还是活成了“笑话”

事实证明,戏子误国!人民日报痛批的人,还是活成了“笑话”

史说历史
2023-09-04 17:18:34
说一个你觉得靠谱的玄学冷知识!

说一个你觉得靠谱的玄学冷知识!

爱问知识学者
2023-09-28 02:52:08
巴沙尔刚回国,中国就受到警告:别和叙利亚交往,会被国际孤立

巴沙尔刚回国,中国就受到警告:别和叙利亚交往,会被国际孤立

小猫猫爱小鱼干
2023-09-29 04:35:30
日本向全球宣布,禁止与中国航天合作,日本:和中国在天宫做实验

日本向全球宣布,禁止与中国航天合作,日本:和中国在天宫做实验

幸福快乐的一生
2023-09-28 21:27:15
“最美丈母娘火了,女婿表示很无奈”

“最美丈母娘火了,女婿表示很无奈”

段子有我
2023-09-29 07:30:54
美国宣布,无人机蜂群围攻055驱逐舰,中国:055舰搭载电磁炮!

美国宣布,无人机蜂群围攻055驱逐舰,中国:055舰搭载电磁炮!

生活该有希望
2023-09-29 20:27:32
美国陆军军官:俄罗斯摧毁在赫梅利尼茨基的贫铀弹是美国战术核弹

美国陆军军官:俄罗斯摧毁在赫梅利尼茨基的贫铀弹是美国战术核弹

秋根子
2023-09-29 13:11:34
2-1!中超再现争议判罚,马宁手球不吹,山东泰山掀翻卫冕冠军!

2-1!中超再现争议判罚,马宁手球不吹,山东泰山掀翻卫冕冠军!

体坛界风云
2023-09-29 22:28:08
捡到宝了!宏远“新一哥”打爆马尚+徐杰,力保广东队躺着夺冠!

捡到宝了!宏远“新一哥”打爆马尚+徐杰,力保广东队躺着夺冠!

绯雨儿
2023-09-29 22:43:39
火锅店老板娘出轨小鲜肉,两人聊天记录被曝光,内容既露骨又搞笑

火锅店老板娘出轨小鲜肉,两人聊天记录被曝光,内容既露骨又搞笑

王小乖
2023-09-29 09:50:49
北约终于憋不住行动,中俄现在要开始准备,时间定在明年春季

北约终于憋不住行动,中俄现在要开始准备,时间定在明年春季

吴吴满爱意
2023-09-26 21:09:32
中国普通人月收入情况!

中国普通人月收入情况!

小刺赶海日记
2023-09-29 11:12:13
突发!中国队被取消比赛成绩

突发!中国队被取消比赛成绩

中吴网
2023-09-29 16:03:53
波多野结衣(拍片的那位)在B站开直播,5分钟狂揽1.7个亿...

波多野结衣(拍片的那位)在B站开直播,5分钟狂揽1.7个亿...

鹿上小心
2023-09-29 11:35:38
全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国家

全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国家

侃侃人物讲
2023-09-27 09:54:49
88岁大爷强奸48岁保姆,女子哀求:这么大年纪了跟驴一样不睡觉!

88岁大爷强奸48岁保姆,女子哀求:这么大年纪了跟驴一样不睡觉!

普法纪
2023-09-16 16:45:40
前总理英拉感慨:如果十年前启动高铁项目,现在都可以投入运营了

前总理英拉感慨:如果十年前启动高铁项目,现在都可以投入运营了

别诈骗我
2023-09-29 14:47:50
朝鲜代表团惊人举动!射落杭州亚运会首枚金牌!

朝鲜代表团惊人举动!射落杭州亚运会首枚金牌!

点点娱乐说说
2023-09-29 20:00:12
2023-09-30 04:32:49

头条要闻

普京会见"普里戈任继任者" 强调将瓦格纳与正规军整合

头条要闻

普京会见"普里戈任继任者" 强调将瓦格纳与正规军整合

财经要闻

恒大系丧钟轰隆:许家印的罪与罚

体育要闻

半场:利雅得新月0-0利雅得青年,内马尔失点,金承奎屡救险

娱乐要闻

Baby出征巴黎时装周待遇还不如95花

科技要闻

能造EUV光刻机的欧洲:第一次有了自己的EUV生产线

汽车要闻

内装更豪华 福特探险者赤金版10月4日上市

态度原创

房产
旅游
手机
教育
公开课

房产要闻

今年最高!海口一手成交5004套!

旅游要闻

北京周边赶海好去处 螃蟹生蚝大丰收

手机要闻

华为Mate60 Pro+体验:产品力毋庸置疑,真“遥遥领先”

教育要闻

在成长路上,父母不能错过的9句话,让孩子拥有内心富足和安全感

公开课

中国工资最高的10个行业,第十名月薪2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