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杭州调控剑指“打新热” 5年限售能否为楼市降温?

0
分享至

继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调控升级之后,以杭州代表的二线城市也开始进一步加强调控。1月27日,杭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从限购、限售、税收和无房家庭认定及高层次人才购房政策等方面加强楼市调控。

“摇号”“打新”是此轮楼市火热的主要标志。杭州此次新政提出,摇号中签率小于或等于10%的项目,5年内不得转让。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杭州是一二线城市中,第一个针对“打新”房源进行限售的城市。那么,杭州此次调控升级能否为市场降温?是否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调控升级队列?

杭州此次发布的新政,从限购、限售、税收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楼市调控。

首次针对“打新房源”实行限售

与开年以来其他城市调控升级内容不同的是,杭州在住房限售方面做出规定,要求在杭州市限购范围内,新建商品住房项目公证摇号公开销售中签率小于或等于10%的,5年内不得转让;购房人以优先购买方式取得的商品住房,5年内不得转让。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杭州是一二线城市中,第一个针对“打新”房源限售的城市,这可能成为市场的示范。摇号、打新是这一轮热点城市的主要标志,降低打新房源的投资属性最能影响当下市场。

众所周知,杭州楼市已经持续火爆多年,刚刚过去的2020年,杭州房地产市场表现依旧亮眼。全年推盘860余次,近12.8万套新房源入市,萧山、余杭为供应主力,67万人次登记,平均中签率19%。从项目中签表现来看,共16个项目中签率低于3%,融创城以0.5%中签率创下杭州历史摇号最低纪录,西溪公馆两次开盘合计近6万登记人次创造历史。

据悉,杭州最早是在2017年3月提出限售要求的,但仅限于企业购房限售,该政策为“企业购买本市限购区域的住房,需满3年方可上市交易”。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认为,本次政策从内容上看,限售房源范围主要在于热点项目,并未涉及到所有项目。杭州采取差别化限售政策,在保障市场活跃度的同时,又保障市场稳定性。

对于杭州限售管理升级,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过去有购房者钻了限价的漏洞,进行房源炒作。今后,一些“买到就是赚到”的“网红盘”,后续也不能随意倒腾。同时,对于优先购买的需更加规范,在限售的过程中,防范变相炒房者。

落户年限及赠与均纳入限购范围

除了上述限售规定外,杭州此次还升级了限购政策,规定落户本市未满5年的,在本市限购范围内限购1套住房;此外,在限购范围内赠与他人住房,赠与人须满3年方可购买住房,受赠人须符合限购政策(不含遗赠)。

对此,严跃进表示,这是对现有限购政策“打补丁”,从而成为现行最全面的限购政策,减少炒房空间,其中针对新落户人员的限购,是防范通过落户来进行炒房。而过去房屋赠与是绕过限购的一种常规做法,现在也给予管控。

潘浩也称,查缺补漏是本次政策的重要特点,加强了购房资格的认定标准,提升了此前没有的赠与限购。事实上,2020年东莞、宁波均有提出类似要求,最早可追溯到2017年郑州调控政策,杭州此条政策基本与郑州调控条款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无房家庭有着优先购房的保障。此次杭州对“无房家庭”的认定标准进行了调整,其中,2018年4月4日后转让本市限购范围内住房的,在杭州市限购范围内无自有住房记录满3年,可认定为无房家庭。此次杭州还明确高层次人才在杭州市限购范围内,无自有住房记录满3年方可享受高层次人才优先购房。

严跃进表示,如果部分购房者先转让房产然后申报无房家庭,这在今后将不再可行。这让一些“看似无房、实则有房”的家庭则难以享受优先购房政策。对于人才优先购房的规定,同样是为了杜绝“假人才真炒房”的乱象。

此外,杭州明确本市限购范围内,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2年调整为5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6个城市升级了增值税政策,包括深圳、无锡、沈阳、成都、上海和杭州。其中,1月21日上海发布的“沪十条”中,就包括增值税征免年限从2年提高至5年。

在张大伟看来,增值税“2改5”很可能成为这一轮调控的标准动作。严跃进也认为,增值税是一个非常强的信号,后续二手房交易方面,增值税政策升级是大概率事件。但是需要防范的是,房东把税费成本转嫁给购房者。

新一轮调控升级或有更多城市跟进

杭州调控预期效果如何?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小嫱认为,杭州主要是加强限购、限售政策,增值税“2改5”,对无房家庭及高层次人才的定义更加严格。整体来说政策力度较为温和,也并未涉及打击假离婚、加强限贷政策等,内容创新力度不大。短期城市交易量将会有所下降,但对价格冲击不大,价格短期转稳。

在潘浩看来,杭州政府在市场热度持续上升时加强管理,目标是堵住炒房渠道、稳定房地产市场。

据悉,今年开年以来,包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合肥在内,7天5个城市调控加码。对此,王小嫱认为,这并不是代表着今年调控以收紧态势为主,更多的是落实中央“房住不炒”政策定位。

“本轮多城市升级调控,有利于抑制当下热点城市虚火,避免市场短期失控。”张大伟认为,后续还要针对资金无序进入房地产进行约束,否则调控政策的力度可能会被稀释。

值得关注的是,据新华社1月26日消息,住建部副部长倪虹近日带队赴上海、深圳等地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情况。报道援引倪虹说法称,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作为2021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城市政府要充分认识保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切实落实城市主体责任。

为此,张大伟表示,住建部主导的调控也可能继续扩大城市数量,有望有超过10个城市在最近出台“打补丁”的楼市政策,掀起地方调控的新一轮升级。

新京报记者 袁秀丽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李世辉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趁火打劫!日本对华芯片“卡脖”扩至45nm,清华:这次我没参与

趁火打劫!日本对华芯片“卡脖”扩至45nm,清华:这次我没参与

次元君情感
2023-05-28 22:00:26
第一次给男朋友后的第二天来姨妈了,男朋友怀疑我不是处女

第一次给男朋友后的第二天来姨妈了,男朋友怀疑我不是处女

情感大头说说
2023-05-30 02:10:32
伴游软件上看到了老师,于是我点了她,没想到晚上她喊我去她房间

伴游软件上看到了老师,于是我点了她,没想到晚上她喊我去她房间

奶喵每天一个小故事
2023-01-11 15:33:04
外媒:制裁效果显现,中国超级计算机跌落神坛

外媒:制裁效果显现,中国超级计算机跌落神坛

半导体圈
2023-05-28 08:14:12
美国父母收养中国女孩,用狗链拴了14年,称她是“领养的奴隶”

美国父母收养中国女孩,用狗链拴了14年,称她是“领养的奴隶”

探秘史
2023-05-29 20:47:24
巴拉圭总统称希望与大陆开展贸易,但不想与台“断交”,中方回应

巴拉圭总统称希望与大陆开展贸易,但不想与台“断交”,中方回应

海峡直通车V
2023-05-28 21:07:40
奥尼尔:到目前为止约基奇是联盟最好大个子 他重新定义了中锋

奥尼尔:到目前为止约基奇是联盟最好大个子 他重新定义了中锋

直播吧
2023-05-29 20:41:04
世体:梅西几天内决定未来,沙特和其他球队有报价&巴萨尚无报价

世体:梅西几天内决定未来,沙特和其他球队有报价&巴萨尚无报价

直播吧
2023-05-30 03:05:09
CBA官方公然贬低辽篮,三方面解释为何球队两连冠了仍旧不被认可

CBA官方公然贬低辽篮,三方面解释为何球队两连冠了仍旧不被认可

小雪的运动之心
2023-05-29 12:29:20
这话,中国从来没说过!

这话,中国从来没说过!

白鲸天下
2023-05-29 20:50:17
议员一丝不挂在妓院醒来:都怪中俄

议员一丝不挂在妓院醒来:都怪中俄

环球时报新闻
2023-05-28 18:37:34
娄少华任吉林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此前担任四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娄少华任吉林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此前担任四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美丽的美食
2023-05-30 00:27:15
5 种被夸大的皮肤科“神药”,很多人还在乱用!快自查!

5 种被夸大的皮肤科“神药”,很多人还在乱用!快自查!

科普中国
2023-05-29 17:10:40
陈梦讲无缘大满贯原因!丢冠扎心发声:我从没摸过世乒赛女单冠军

陈梦讲无缘大满贯原因!丢冠扎心发声:我从没摸过世乒赛女单冠军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3-05-29 18:42:52
“关键时刻,山东人出手了!”这群山东汉子 ,有事真上!

“关键时刻,山东人出手了!”这群山东汉子 ,有事真上!

闪电新闻
2023-05-29 17:38:30
压力山大!京沪高铁客流量已经不堪重负,能不能用普通列车代替?

压力山大!京沪高铁客流量已经不堪重负,能不能用普通列车代替?

老狼人说案
2023-05-30 03:48:43
中方改变弃权立场,在联合国大会直接投下反对票,释放明确信号

中方改变弃权立场,在联合国大会直接投下反对票,释放明确信号

第一眼界
2022-05-17 13:54:29
学生不配合学校验血,家长坦言“我教的”,反而被网友视为勇者

学生不配合学校验血,家长坦言“我教的”,反而被网友视为勇者

婉言教育
2023-05-29 11:24:22
外媒:英伟达把芯片出货闹大了

外媒:英伟达把芯片出货闹大了

DH火以
2023-05-29 20:18:16
我睡觉喜欢抓着老公“蛋蛋”睡,噩梦抓狠了,蛋疼到底有多疼?

我睡觉喜欢抓着老公“蛋蛋”睡,噩梦抓狠了,蛋疼到底有多疼?

荷兰豆爱健康
2023-05-29 22:45:36
2023-05-30 05:42:44

头条要闻

河南收割机被收高速费 收费站:后期或退费

头条要闻

河南收割机被收高速费 收费站:后期或退费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世体:皮克的国王联赛收视率惨淡,收视率已经连续第4周暴跌

娱乐要闻

洪欣张丹峰反悔离婚后首合体直播捞金

科技要闻

外媒:马斯克或本周访问中国 系3年来首次

汽车要闻

年轻人也爱“老钱”风?静态体验全新凯迪拉克CT6

态度原创

亲子
时尚
健康
手机
公开课

亲子要闻

90后带娃有多炸裂?主打的就是一个“敷衍”,谁还不是一个宝宝呢

又有新恋情了?他的眼光倒是专一

做到8件事,血管老化慢一些

手机要闻

iPhone 15 Pro Max为什么要上潜望长焦?原因在这里

公开课

42岁民工肩疼查出肺癌:有癌入体肩膀先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